推荐)青岛橡胶产业历史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21 14:25:32 来源:M6米乐最新下载地址 作者:m6在线登陆

  形成了以生产轮胎为主的青岛第二橡胶厂,以生产运输带和胶管为主的青岛第六橡胶厂,以生产胶鞋为主的青岛第九橡胶厂,以生产自行车胎为主的青岛同泰橡胶厂,以生产乳胶医用手套、为主的青岛乳胶厂,以生产橡胶杂品为主的青岛橡胶制品厂等一批重点企业。

  进入80年代,随着国家橡胶工业的发展,生胶供应开始紧张,部分橡胶制造企业开始在产品中按比例掺用再生胶,代替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以降低成本。青岛乳胶厂分厂、即墨再生胶厂、胶州再生胶厂、胶州李哥庄橡胶加工厂、青岛黄岛辛安再生胶厂等再生胶生产企业应运而生。

  其间,青岛第二橡胶厂分厂、青岛滨海橡胶厂、青岛橡胶制品二厂、青岛橡胶制品三厂、青岛橡胶制品九厂等轮胎生产厂相继建立。至1985年全市有乡镇以上橡胶制品企业44个,工业总产值8.77亿元,仅次于机械、纺织,居第三位。主要产品有轮胎、胶带、胶管、三角带、力车胎、乳胶制品等160余个,其中8种产品获国家银质奖,57种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奖。全年汽车轮胎外胎产量162.5万条、内胎产量182.16万条。青岛市橡胶工业的产量、产值在全国同行业中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青岛第二橡胶厂、青岛第六橡胶厂、青岛第九橡胶厂、青岛同泰橡胶厂、青岛乳胶厂等均为全国重点专业企业。

  90年代,青岛市橡胶工业开始优化产业结构。1992年,以青岛第九橡胶厂为主体,兼并青岛布鞋厂,成立青岛双星集团。为促进青岛橡胶工业的发展,1994年7月,市政府决定撤销青岛橡胶工业公司,组建青岛橡胶集团。青岛橡胶集团以青岛第二橡胶厂为核心,由青岛第六橡胶厂、青岛同泰橡胶厂、青岛钢丝绳厂、青岛乳胶厂、青岛橡胶制品厂、青岛橡胶机械厂等12家企事业单位组成。同时,以青岛第二橡胶厂为主体,成立青岛橡胶集团公司,定为市属企业。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1995年底全市共有乡及乡以上橡胶制品企业136个,从业人员5207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22人(高级技术职务325人);工业总产值42.97亿元,出货值11.57亿元,利税总额3亿元。1999年6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立了青岛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股票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对非生产性单位实行与主业分离,按市场化形式运作,理顺关系,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营机制。2000年底,以青岛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核心企业,以青岛胶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同泰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双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橡胶机械厂、青岛钢丝绳厂、青岛橡胶工业供销总公司、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青岛橡胶工业设计院、青岛橡胶机械联合公司、青岛前卫炭黑化工厂(原9732工厂)等11个企事业单位作为紧密层企业,组建青岛黄海橡胶集团。

  2000年后,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束,内外资企业的引进,全市橡胶工业取得新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技术产品不断升级,高附加值产品发展迅速。2000年,在城阳区金岭工业园内创建橡胶工业园,是青岛市十大工业园之一。该园规划面积133万平方米,规划建设12个橡胶工业项目,包括现代化子午线轮胎生产线、高附加值橡胶制品、乳胶制品、橡胶机械和模具等。园内作为青岛市环境治理重点项目的炼胶中心一期工程已达产,形成年产5.5万吨混炼胶的生产能力,不仅满足了集团公司生产的需要,还从根本上解决了炭黑污染治理问题,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2005年,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与青岛市政府签署关于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对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自主研发新产品等77项,改造老产品20多项。在全钢丝子午线轮胎轻量化设计、配方调整、硫化测温、轮胎的剖析试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并取得初步成效,通过了TS 16949质量体系的认证审核。

  据青岛市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底青岛市共有橡胶制品业企业605个(轮胎制造256个,橡胶板管带制造91个,橡胶零件制造107个,再生橡胶制造18个,橡胶靴鞋制造47个,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32个,其他橡胶制品制造54个)。全部从业人员6.63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125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293人),工业总产值136.14亿元,出货值33.4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31.27亿元,利润总额2.98亿元。主要产品有橡胶轮胎、力车橡胶胎、橡胶输送带、橡胶管、橡胶零件、橡胶手套、橡胶靴鞋等。

  2005年,全市有规模以上该类企业116个,工业总产值142.33亿元,出货值36.33亿元,利税总额13.9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6个,分别是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振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橡六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双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东方工业品制造有限公司、青岛市平度宏华橡胶厂、青岛泰庚鞋业有限公司、青岛光明轮胎制造有限公司、青岛国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七洲橡胶有限公司、青岛黄海轮胎有限公司、青岛新颖橡胶厂、青岛恒达轮胎有限公司、青岛顺达轮胎有限公司、青岛双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至1978年,青岛第二橡胶厂一直是汽车轮胎制造的骨干企业,产品商标为“海燕”牌(1984年更名为“黄海”牌),具有年产36万套子午线轮胎的生产规模。青岛同泰橡胶厂是拖拉机和农林机械轮胎生产的骨干企业,并且是省内唯一生产摩托车轮胎的厂家,年生产摩托车轮胎外胎5.74万条、内胎5.67万条。

  1980年,青岛第二橡胶厂汽车轮胎外胎产量超过80万条,出口轮胎16.8万套,产品增加到16个规格、23个品种。其中11.00-20载重汽车轮胎外胎获国家质量银奖;9.00-20尼龙结构汽车轮胎外胎被评为化工部优质产品。是年,全市汽车轮胎外胎产量达到102.13万条,内胎产量108.37万条。

  1980年,青岛第二橡胶厂生产的“海燕”牌11.00-20大型载重汽车轮胎,在全国第三次“质量日”广播电视大会上获国务院颁发的金质奖章。80年代中期,青岛第二橡胶厂分厂、青岛滨海橡胶厂、青岛橡胶制品二厂、青岛橡胶制品三厂、青岛橡胶制品九厂等轮胎生产厂相继建立。1985年,全市共有乡镇以上轮胎制造企业6个(车轮胎制造企业4个、力车胎制造企业2个),完成工业总产值5.1亿元。全年共生产轮胎外胎162.51万条、内胎182.17万条,力车胎外胎924.16万条、内胎878.97万条。

  1988年,青岛滨海橡胶厂、青岛振华橡胶厂、胶州市石龙橡胶制品厂、青岛橡胶制品二厂、青岛橡胶制品九厂相继建起农用轮胎生产线。是年,全市农用轮胎生产厂、点发展到8个。

  1990年,青岛市轮胎生产厂有青岛第二橡胶厂及其分厂和其所属劳动服务公司小胎厂、青岛同泰橡胶厂及其分厂、青岛滨海橡胶厂、青岛橡胶制品二厂、青岛橡胶制品三厂、青岛橡胶制品九厂、青岛永泰橡胶厂、青岛新颖橡胶厂、胶州石龙橡胶制品厂、青岛振华橡胶厂等13个。产品包括普通载重汽车轮胎、轻型载重汽车轮胎、轿车轮胎、工程机械轮胎、工业用轮胎、农业用轮胎(包括拖拉机轮胎、农林机械轮胎、马车轮胎等)、摩托车轮胎(包括轻骑摩托车轮胎)共7个大类、68个规格、191个品种。

  1993年,青岛第二橡胶厂年产30万套载重子午线轮胎项目正式投产,成为青岛市最大的国家重点技改项目,是亚洲开发银行在中国的第一个工业项目,也是青岛市投资最大的拨改贷项目。是年,青岛第二橡胶厂成为全国橡胶行业利税“十强”企业,并名列行业之首,被国家定为大型一类企业。1994年7月,青岛市橡胶工业公司撤销,以青岛第二橡胶厂为核心组建成立青岛橡胶集团公司。该集团拥有16567名职工,总资产达21亿元,年产值19.4亿元,生产20多个系列、200多个种类、2000个品种规格的橡胶制品。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1995年底全市共有乡及乡以上轮胎制造企业23个,工业总产值17.43亿元,出货值2.63亿元,利税总额2.39亿元。全年共生产轮胎外胎484.59万条,内胎528.09万条,摩托车外胎484.46万条,摩托车内胎978.88万条,力车外胎597.57万条,力车内胎366.68万条。主要厂家有青岛第二橡胶厂、青岛同泰橡胶厂、青岛橡胶制品二厂、青岛橡胶制品五厂等。1996年,青岛第二橡胶厂研制成功全钢295/75R22.5、11R24.5及半钢195/75R14LT、185R14LT四种规格轮胎,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技术和质量达到9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其建设100万套子午胎项目被列为青岛市重点工程。同年,青岛国人集团公司成立,下设国人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等11个子公司,是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科技型企业集团,其主导产品是“精工”牌轮胎。2000年底,以青岛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成立青岛黄海橡胶集团。2003年10月,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70万套/年轮胎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项目竣工投产。至此,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已形成有内胎和无内胎大中型载重系列;半钢丝子午线轮胎形成ST系列、白胎侧系列,并具备50、55系列V级产品的生产技术条件;斜交轮胎形成精品系列、适用型系列、配套系列。2004年9月,由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黄海”牌全钢子午线轮胎,由青岛双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星”牌全钢子午线轮胎,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据青岛市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底青岛市共有轮胎制造企业256个(车辆、飞机及工程机械轮胎制造企业211个,力车胎制造企业33个,轮胎翻新加工企业12个)。从业人员2.6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40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96人),工业总产值69.57亿元,出货值18.7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2.59亿元,利润总额8860.9万元。全年共生产橡胶轮胎外胎8893.93万条,橡胶轮胎内胎4103.19万条,力车橡胶胎外胎2950.29万条,力车橡胶胎内胎3074.21万条。规模较大的企业有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振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东方工业品制造有限公司、青岛市平度宏华橡胶厂、青岛光明轮胎制造有限公司、青岛国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七洲橡胶有限公司、青岛黄海轮胎有限公司、青岛新颖橡胶厂、青岛恒达轮胎有限公司、青岛顺达轮胎有限公司,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19.62亿元、8.58亿元、2.76亿元、2.39亿元、1.75亿元、1.46亿元、1.3亿元、1.13亿元、1.1亿元、1.08亿元、1.08亿元。2005年,全市有规模以上该类企业65个,工业总产值66.98亿元,出货值14.24亿元,利税总额8.77亿元。

  1978年,青岛市胶鞋生产厂家有6个,分别为青岛第九橡胶厂、青岛第四靴鞋厂、青岛第一靴鞋厂、青岛乳胶厂、青岛四方胶鞋厂、胶县轮胎翻新厂。青岛第九橡胶厂为生产胶鞋的骨干企业,其内销品牌为“登峰”牌,出口品牌为“大鹏”牌(ROC),1983年改为“双星”牌。1985年,青岛第九橡胶厂率先研制成功采用国产顺丁胶、白炭黑等原材料生产透明、半透明的“牛津底”,获国家经委“金龙奖”,为胶鞋使用合成橡胶开辟新途径;首家引进注射鞋生产设备,成为全国第一家掌握注射制鞋技术的企业;研发成功的老人健身鞋,成为市场上畅销不衰的拳头产品;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运动鞋成型分厂,使胶鞋生产能力由6条提高到16条。据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1985年青岛市共有乡镇以上橡胶靴鞋制造企业6个,工业总产值7173万元,共生产橡胶鞋1953万双。1986年,青岛第九橡胶厂结束30多年生产解放鞋的历史,产品实现由低档鞋向运动鞋、专业鞋等中、高档鞋发展。1988年4月,该厂成为全国第一家获得鞋业自营进出口权,并独立组团参加国际鞋业博览会、交易会等活动的企业。90年代后,青岛市从抓改革、引外资、增实力、调结构等方面入手,促进鞋业生产整体发展水平。

  1991年,以青岛第九橡胶厂为核心组建青岛双星鞋业集团公司,生产规模、新技术、新材料取得突破性的进。

上一篇:全国橡胶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河北 下一篇:2024年再生橡胶的发展前景